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风俗 > 正文

青岛风俗青岛渔民风俗:祭奠海神 拜海神娘娘

类别:青岛风俗 日期:2014-10-23 23:09:44 人气: 来源:

  video/mp4;var support=[iPad,iPhone,ios,android+lse,msie10+lse];CKobject.embedHTML5(a1,ckplayer_a1,500,400,video,flashvars,support);}-->    青岛地区沿海渔民,在明末时期就兴起了出海前祭奠海神的风俗。青岛沿海渔民除海龙王外,更海神娘娘。据说海神娘娘是五代时福建莆田林姓之女,因梦中救过海上遇难者,后尊为海神,航海遇险,常显灵救助,元明以来由天妃封为天后,故各处都建有天后宫。

      天后宫俗称海神娘娘庙,青岛天后宫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122年),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祭祀海神娘娘,有庙会,远近齐赴,特来者络绎不绝。青岛民间流传着海神娘娘送灯的故事,沿海渔民每逢在海上遇到大风浪,便要烧纸,祈求海神娘娘。海神娘娘便会送来一盏闪着蓝光的灯挂在桅杆上,这样渔船就可平安返航。

      渔民对天后宫海神娘娘常见的祭祀有:

      送愿船,将自己的船制成为模型,真船上有什么许愿船上就有什么,在天后宫中,许下愿心,请天后娘娘。

      送灯,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渔民为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或因脱离航海遇险而来表达救命之恩,各式渔具悬于天后宫大殿中。

      送钱物,渔民在农历十五、十六两日,送渔妇给天后娘娘做的被褥和绣的圣母衣、天后圣母彩旗。传说费工越多,刺绣越精,越能显示人的精诚。木匠、石匠、瓦匠尊鲁班为始祖,每年于农历五月初七日纪念。“掌尺的”酹酒率众叩拜。然后各人把一件工具放在神主牌前,焚化黄表纸。俗信纸灰落在谁的工具上,就是祖师向谁“赐巧”。缝纫、纺织、刺绣工人以黄帝、缧祖为开山始祖,每年于农历九月十六日黄帝生日时设供品、焚香纸祭奠。到时候每人拿出一件得意作品赛艺,大家为头名的,均向其增送“彩礼”。金、银、铜、铁、锡各匠,皆以李耳为“老祖”,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君”生日举行纪念仪式。此时大家集资欢饮,必至尽欢。

      摘自《青岛市志•风俗志》

延伸内容:
关键词:青岛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