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岛美食 > 正文

谭延闿在青岛买房被坑 爱好美食最后死在吃上青岛美食

类别:青岛美食 日期:2014-6-11 12:57:38 人气: 来源:

  谭延闿在青岛的故居,就位于江苏7号。“适看桃李门青妍,又睹霜华冻野田,唯有崂山知我意,一回相见一嫣然。”他曾用诗句这样记述青岛,这位名士本打算在青岛长住,他不与不同的逊清遗老掺和,也没有接受卫礼贤参加尊孔文社的邀请,就连恭亲王溥伟过寿,他也只是送去礼物,不曾登门。他给自己定了“学习计划”,想清清静静地在这里做学问,可惜好景不长,清闲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就不得不为战祸携全家离开这里。或许,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北方的海滨城市,但他的命运注定不属于这里。

  来青岛买房被坑了钱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谭延闿公开支持,宣布脱离袁世凯“”,自任湖南讨袁总司令。“二次”失败后,袁世凯任命海军次长汤芗铭为湖南都督,随后谭延闿就从长沙来到了青岛。

  “谭延闿选择来青岛是有原因的。”《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的作者鲁勇介绍,虽然汉口和上海都有外国租界,袁世凯不能去租界,但派、在租没有人身保障,枪杀事件时有发生,而青岛作为殖民地,中政力量均不能在这里存在。“德皇威廉二世,一直想独霸中国这个的东方大国,但对于哪一派力量能真正中国还看不清楚,所以他胶澳总督,对中国各派前来青岛避难的人物一律接纳。所以青岛住过清的蔡元培、有被缉捕的洪述祖,也有谋朝的恭亲王。”鲁勇说。

  1914年初,谭延闿和弟弟先后来到青岛后,在江苏上购置了宅子。也许是因为出身名门,官途也一直亨通,大方惯了的谭延闿 对青岛的房价并没有概念,见中间人热心相待,打听也没打听,就用了双倍的价钱买下了这栋西式洋楼。还是后来在好友汪森宝的提醒下,他才意识到自己刚来青岛就当了一回冤大头。

  鲁勇为我们还原了谭延闿来青后拜访德华大学总稽查汪森宝时的情境:谭延闿 坦言,本想定居上海,但无奈上海的旧人太多,不少人登门来借钱,并且不止几个,若不肯借,还相。但来到青岛,虽然觉得这里的繁华逊于上海,但却远比上海过之。加上有山景海景可观,可谓“城市山林,加以警政精良,游民绝少,没有人来敲竹杠,真是可以终老一生的好地方啊!”随后,汪森宝又询问了他的居住情况,才知道他已经用三万块买下了市值一万六千块的房子,知道自己被坑后,谭延闿 却也不生气,优哉游哉地向好友说起了买房时的情境:“我从上海来,带了几封介绍信,全是给青岛商界名人的。一来青岛,就请吃酒,坐汽车逛海边,带到俾斯麦街(现江苏),觉得不错,就买了。”汪森宝忙问是谁做的中介,谭延闿 回答说是房的探长南德,知道实情后他也只是感叹,本以为外国人不会作假,以后再买一定要看好价钱。

  来青岛之后一直低调

  按当时谭延闿的名声,他来青岛定居,必定有许多人前来拜访,但他却着“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态度,只是与几个挚交和书法的朋友保持联系。卫礼贤邀请他参加尊孔文社,他不愿与一众遗老掺和,表面虽然应承下来,却一次也没去过;他自己走访了几位商界人士,发现寓居在青岛的诸公,竟然也分出许多帮派,一时之间搞不清关系,就干脆采取少交往的方式;就连恭亲王四十寿辰,他也只是送去寿礼,但并不登门贺寿。

  虽然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没什么兴趣,但这座城市却是深深吸引着谭延闿的。他想在青岛久居,于是把家中藏书、古董悉数运来青岛。他为自己定制了读书计划,想安下心来做点学问。谭延闿从小就爱好书法,后来还成为了一代名家。谭宅虽然不谈政事,却常有人借交流书法前来拜访。

  时期,在朝的显贵写一手好字者尚为数不少,而最著名者莫过于谭延闿 、于右任二家。谭延闿虽是翰林出身,居高位,而所书绝无馆阁体柔媚的气息。年少时,就受到翁同龢的赏识,他在给谭父信中道:“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谭延闿 书学颜真卿,所临《麻姑仙坛记》锋藏力透,气格雄健,酷似钱南园,而笔画更为厚重,其雄浑较钱氏更甚,挺拔之气跃然于纸。他主张写颜字“上不让下”,“左不让右”。

  洪丕谟在《中国书法史话》里说,以巨头而对书法有极高造诣,这在几百年间还很少见。他在当时可谓是学颜第一人。中山陵半山腰碑亭内巨幅石碑上“中国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两行巨大金字,即为谭氏手书。

  当然,也不是任何书法好的人他都交往,像寓青的遗老刘廷琛、吴郁生、劳乃宣等都是书法高手,但谭延闿却与他们素不来往。

  1914年,日本占据青岛,一再派人前来拜访,但谭延闿 也只是虚于周旋、客气接待,却决口不提政事。一日,谭延闿 与随员出门行至海滨,经过天后宫,到原清兵总衙门,他不禁感叹唏嘘,回到家后写诗抒怀,感慨满清导致,绝不可行。此时,孙中山的与他保持联系,北洋军阀的黎元洪、段祺瑞也派人秘密与他联系。北洋军阀的全在北方,极盼望能有南方实力的人物参与。当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逐渐对青岛的德军形成合围之势,谭延闿为避战祸,携全家离开青岛,经潍县、济南、南京回到上海,战争结束后,他于1915年1月为清理青岛的物品又回青岛一趟。

  离开青岛后,1916年8月谭延闿 出任湖南省长兼督军、湖南院长。二次中保持中立,被袁世凯免职。在护国战争中,为外省军阀控制湖南,他提出了“湘事还之湘人”口号。袁死后,任湖南省长兼督军,1920年11月被赵恒惕而赴上海。1922年投奔孙中山,再次加入中国,6月任全湘讨贼军总司令。1923年后任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内政部长、建设部长、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混迹”多年后,任国民、长等职。

  头号美食家

  谭延闿 去世时只有50岁,有种说法是他之所以早逝,完全是吃死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另一个身份—— 头号美食家。

  在晚清和的菜中,以南北两大“谭家菜”为翘楚,北谭是谭浚家的私房菜,南谭就是谭延闿的私房菜。北谭后来家道中落,后人靠开饭馆维生,名气虽大,但菜品档次却低了,而南谭则一直是私房菜,档次极高。谭延闿 字组庵,号无畏,于是其私房名菜有“组庵鱼翅”、“畏公豆腐”等,尤其是那味“组庵鱼翅”,是谭延闿和家中名厨曹四一起“研发”。据说,由于谭延闿 太会吃,太懂吃,当年谭家聘请厨师,各地名厨争相应聘。风传谭家管厨房的管事不太地道,常工资,厨师常常拿不到原本丰厚的工钱,但哪怕这般委屈,名厨们还是抢着去,只为了能在谭家下厨,就有机会听谭延闿的评语和点拨,哪怕只是寥寥数语,往往也受用不尽,学个一两年,就仿佛留学镀金,再出去立马身价陡增。

  谭家名菜有红烧鱼翅、蟹黄鱼翅、豆腐、笋泥、鱼生等等。其中谭延闿 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叫“神仙鱼”,这道菜先不用去吃,只是做法就让人惊叹的了。先用砂锅炖土鸡汤,然后在鸡汤上悬挂一条鲫鱼,用锡纸把砂锅和鲫鱼密封好,用文火炖四小时,让鸡汤的蒸汽把鱼肉全部蒸熟,并且一点点掉入鸡汤中,直到鲫鱼变成了一副空骨架。这样的鱼羹无刺,入口即化,味道异常鲜美。

  谭延闿 一生不好色,唯独好吃,因好美食,一生颇多佚闻。他喜欢吃鱼翅,每顿饭必吃,而且非鱼翅不饱。有一次,谭延闿 赴宴,席间主谈鱼翅不好吃,味同嚼蜡,谭延闿 也不多话。酒至半酣,鱼翅还是没有上桌,而此时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问道他时,他莞尔一笑,回答道:“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

  吃得多了,谭延闿 非常胖,他的医生曾多次劝他,要多吃蔬菜,少吃大鱼大肉。他虽然听,可不了一餐无肉的日子。后来,他干脆把医生辞了。他跟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喝嫖赌,人生四大嗜好,嫖赌与我无缘,吃喝在所不辞。”他到医院检查,医生把结果告诉他,然后说:“依你的病状,将来有两个死法:一是得急病,脑溢血而死;二是半身不遂而死。”谭延闿后来跟胡汉民说,“这个医生如果说的是真的,那我宁愿选择第一个,如果半身不遂几年,未免太使我难堪了”。谁知一语成谶。1930年9月22日,谭延闿 突发脑溢血,在南京逝世。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感谢鲁勇先生对本文的支持)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青岛美食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02-2012 青岛网-青岛生活信息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